描寫薛寶釵人物感想800字
薛寶釵人物評價一二百字
薛寶釵的人物評價
正冊判詞(釵黛合一)
畫著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詞,道是: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紅樓夢曲-無
因為寶釵并不薄命,所以刪除了她在薄命司的判曲,只保留體現了“釵黛合一”的判詞。
花名簽
簽上畫著一枝牡丹,題著“艷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鐫的小字,一句唐詩,道是:任是無情也動人。
詩詞 《凝暉鐘瑞》《更香謎》(謎底:更香)芳園筑向帝城西,華日祥云籠罩奇。朝罷誰攜兩袖煙,琴邊衾里總無緣。高柳喜遷鶯出谷,修篁時待鳳來儀。曉籌不用雞人報,五夜無煩侍女添。文風已著宸游夕,孝化應隆遍省時。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睿藻仙才盈彩筆,自慚何敢再為辭?光陰荏苒須當惜,風雨陰晴任變遷?!对伆缀L摹贰 稇浘铡氛渲胤甲藭冄陂T,自攜手甕灌苔盆。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栈h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癡。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誰憐為我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懂嬀铡贰扼π吩仭吩娪鄳蚬P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眼前道路無經緯,皮里春秋空黑黃。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酒未洗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杜R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蜂團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鏤檀鍥梓謎》(謎底:《紅樓夢》) 鏤檀鍥梓一層層,豈系良工堆砌成? 雖是半天風雨過,何曾聞得梵鈴聲!
賈母:(對薛姨媽說)從自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
王熙鳳:(對平兒說)寶丫頭雖好,卻打定主意,“不干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
史湘云:(對林黛玉說)誰也挑不出來寶姐姐的短處。
(背地里和賈寶玉稱贊)寶姐姐寬宏大量有涵養。
林黛玉:(金蘭契一回對寶釵感嘆)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只當你心里藏奸。從前日你說看雜書不好,又勸我那些好話,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細細算來,我母親去世的早,又無姊妹兄弟,我長了今年十五歲,竟沒一個人象你前日的話教導我。怨不得云丫頭說你好,我往日見他贊你,我還不受用,昨兒我親自經過,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說了那個,我再不輕放過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勸我那些話,可知我竟自誤了。若不是從前日看出來,今日這話,再不對你說。
趙姨娘:(和王夫人夸)寶釵想的周到,真是大戶人家的姑娘,又展樣,又大方,叫人敬服。怪不得老太太和太 太成日家都夸她疼她。
鶯兒:(對寶玉說)寶姑娘有幾樣世上的人沒有的好處,模樣兒還在其次。 曹雪芹:古鼎新烹鳳髓香,那堪翠斝貯瓊漿?莫言綺縠無風韻,試看金娃對玉郎!
脂硯齋:寶釵此一戲直抵通部黛玉之戲寶釵矣,又懇切、又真情、又平和、又雅致、又不穿鑿、又不牽強,黛玉因識得寶釵后方吐真情,寶釵亦識得黛玉后方肯戲也,此是大關節大章法,非細心看不出。細思二人此時好看之極,真是兒女小窗中喁喁也。
金姑玉郎是這樣寫法。襲人出嫁之后,寶玉、寶釵身邊還有一人(麝月),雖不及襲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負寶釵之為人也。要知自古及今,愈是尤物,其猜忌愈甚。若一味渾厚大量涵養,則有何可令人憐愛護惜哉?然后知寶釵、襲人等行為,并非一味蠢拙古板以女夫子自居,當繡幕燈前、綠窗月下,亦頗有或調或妒、輕俏艷麗等說,不過一時取樂買笑耳,非切切一味妒才嫉賢也,是以高諸人百倍。不然,寶玉何甘心受屈于二女夫子哉?看過后文則知矣。
妙極!凡寶玉、寶釵正閑相遇時,非黛玉來,即湘云來,是恐洩漏文章之精華也。若不如此,則寶玉久坐忘情,必被寶卿見棄,杜絕后文成其夫婦時無可談舊之情,有何趣味哉!
奇文!寫得釵、玉二人形景較諸人皆近。何也?寶玉之心,凡女子前不論貴賤,皆親密之至,豈于寶釵前反生遠心哉?蓋寶釵之行止,端肅恭嚴,不可輕犯,寶玉欲近之,而恐一時有瀆,故不敢狎犯也。寶釵待下愚,尚且和平親密,何反于兄弟前有遠心哉?蓋寶玉之形景已泥于閨閣,近之則恐不遜,反成遠離之端也。故二人之遠,實相近之至也。至顰兒于寶玉似近之至矣,卻遠之至也。不然,后文如何反較勝角口諸事皆出于顰哉?以及寶玉砸玉,顰兒之淚枯,種種孽障,種種憂忿,皆情之所陷,更何辯哉?此一回將寶玉、襲人、釵、顰、云等行止大概一描,已啟后大觀園中文字也。今詳批于此,后久不忽矣。釵與玉遠中近,顰與玉近中遠,是要緊兩大股,不可粗心看過!
聽寶卿之評亦千古定論。作者一片苦心,代佛說法,代圣講道,看書者不可輕忽。
妙!寶釵自有主見,真不誣也。真詩人語。
寶釵詩全是自寫身份,諷刺時事。只以品行為先,才技為末。纖巧流暢之詞,綺靡濃艷之語,一洗皆盡,非不能也,屑而不為也。最恨近日小說中一百美人詩詞語氣只得一個艷稿??此鍧嵶詤?。終不肯作一輕浮語。
是極!寶釵可謂博學矣,不似黛玉只一《牡丹亭》便心身不自主矣。真有學問如此,寶釵是也。
好極!高情巨眼能幾人哉!正“鳥鳴山更幽”也。
真是知己,不枉湘云前言。
末二首是應制詩。余謂寶林二作未見長,何也?該后文別有驚人之句也。在寶卿有不屑為此,在黛卿實不足一為。
池邊戲蝶,偶爾適興;亭外急智脫殼。明寫寶釵非拘拘然一女夫子。
是極!寶釵可謂博學矣,不似黛玉只一《牡丹亭》便心身不自主矣。真有學問如此,寶釵是也。
出自寶釵目中,正是大關鍵處。
拍案叫絕!此方是大悟徹語錄,非寶卿不能談此也。
“也是個”等字,一環的巧妙。其雅量尊重,不在言之表。一句罵死天下濃妝艷飾富貴中之脂妖粉怪。
知命知身,識理識性,博學不雜,庶可稱為佳人??尚e小說中一首歪詩,幾句淫曲,便自佳人相許,豈不丑殺?
張汝執:讀書要得真解。若蒙混看去,則便失立言之旨矣。如此一書,多以為作者必遭逢不偶,故借寶玉棄物,以泄淪落終身之憤耳。然愚細玩其旨,殊不爾也。卻是以寶釵自喻,與《金瓶》中作者以孟玉樓自喻同一意也。何也?看其寫寶玉處,總是日在群女隊中,柔媚自喜,毫無一點丈夫氣象,以此自喻豈不自貶身份?看其寫寶釵處,凡一切治家待人,溫厚和平,幽嫻貞靜,至若前、后規諫寶、黛之正論,無不剴切詳明,真可謂才德兼優,此書中一大醇人。但如此淑女,而乃歸于癡迷之寶玉,或亦作者之別具深情也。豈即如蔡邕之托身董卓,范增之托身項羽?郁結不解,而借此立意以泄一時之激憤,未可知也。盲瞽之見,敢以質之高明。
此回原是金玉二人,彼此互驗靈物,以為日后配合伏案。然若呆呆寫去,便覺了無生趣矣。于是想出一黛玉來,加雜其間,以襯托之。便成一篇極生動文字。
不但性情醇正,而且世故通明,可謂純人。
厚重可嘉。
廓然大度。
好誠篤人,語語從真性寫來!
寶釵固以德勝,據此看來才亦可愛。
以上二回,卻是極寫探、釵身分。但探春雖是賈府庶女,究系外人,此之謂主中賓。釵雖是賈府親眷,后為正室,此之謂賓中主。按此而論,則是以寶釵陪探春。按后而論,則是以探春陪寶釵??此麑憣氣O處無一而非圣人真實的正理,即此便見作者之深意。
東觀閣:寫寶釵是淑女,可愛。
寶釵可謂善于體貼人情。
王希廉:黛玉說寶釵專留心人帶的東西,有意尖刻;寶釵裝沒聽見,亦非無意,只是渾含不露。
黛玉開口尖酸,寶釵落落大方,便使黛玉不得不遁辭解說。
寫黛玉戈戈小器,必帶敘寶釵落落大方;寫寶釵事事寬厚,必帶敘黛玉處處猜忌。兩相形容,賈母與王夫人等俱屬意寶釵,不言自顯。
寶釵探望送藥堂皇明正,黛玉見房內無人看見,又從后院出去,其鐘情固深于寶釵,而行蹤詭密,殊有涇渭之分。
寶釵規勸黛玉是極愛黛玉,所論亦極正大光明,并寶玉亦隱隱在內。
黛玉心事向寶釵實說,不但寫黛玉平日多心,且見寶釵賢德,并暗寫出眾人背后議論。
襲人獨留心扇絳,與晴雯等迥異;寶釵獨說貞靜為主,亦與黛玉等不同:的是賢妻好妾。
寫寶釵換參一節,顯出寶釵精細,非比富貴家閨閣中不諳世務。
寫金桂撒潑,越顯出寶釵涵養。
立松軒:寫寶釵岫煙相敘一段,真有英雄失路之悲,真有知己相逢之樂。時方午夜,燈影幢幢,讀書至此,掩卷出戶,見星月依稀,寒風微起,默立階除良久。
戚蓼生:薛家女子何貞俠,總因富貴不須夸。發言行事何其嘉,居心用意不狂奢。世人若可平心度,便解云釵兩不暇。
寶釵認得真、用的當、責的專、代的后,是善和人者,故贈以識字。敏與識合,何事不濟。
嫏嬛山樵:近日復有《紅樓圓夢》一書,愈趨愈下,不但識者見之大笑,而正侄輩諸人見之所當痛哭者也?!堑谝换貢?,就說寶釵、襲人俱是“假道學而陰險”之人,開口就乖謬了。推其原心,彼必是效圣嘆之評《水滸》,謂宋江為假仁義而陰險者。又偷學《后紅樓夢》之論襲人,而更進一層并及寶釵。方且自詡獨具只眼,觀其后有賈仲妃之事,則其為偷學《后紅樓夢》可知。且其第一回中云,芳官、柳五兒遇尸解后的妙玉,遺以錦囊,詣揚州黛玉墓,有白鼠扒去墳土,開館,黛玉復生。棺內遺淚成珠,大如雞卵,小如桂圓,十萬八千粒量之共得八斗,因以致千萬之富。是作者以子建之才自居也。請教二位老伯,即此嘗鼎一臠,可笑不可笑呢?
富察明義:威儀棣棣若山河,還把風流奪綺羅。不似小家拘束態,笑時偏少默時多。
夢覺主人:天地鐘靈之氣,實鐘于女子,詠絮丸熊、工容兼美者,不一而足,貞淑薛姝為最。
涂瀛:寶釵靜慎安詳,從容大雅,望之如春。以鳳姐之黠、黛玉之慧、湘云之豪邁、襲人之賢,皆在所容,其所蓄未可量也。
或問:“子之處寶釵也將如何?”曰:“妻之?!?br />微而婉,正而嚴從知古今人不曾放松一個。(梅閣)
張慶善:“在紅樓夢的所有人物當中,薛寶釵是最復雜的一個?!?
駱玉明:寶釵是《紅樓夢》中最難演人物第一等。她長得美,“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甭斆糁腔塾薪甜B,而最關鍵的是,特別能體貼別人。
董康:卷中寫薛之美如天仙化人,令人不忍狎視,寫其情不脫閨娃態度,純用虛筆出之。設置二人于此,吾知傾倒寶兒者必多于顰卿也。 俞平伯:釵黛合一。
閆紅:能夠共情,并且愿意付出,已經是善莫大焉,但我還是奢望能夠有一種大善,不帶感情色彩,脫離價值取舍,更多一些理性考量,我稱之為無情之善。這似乎是一個過高的要求,但在紅樓夢里,有人就做到了這點,此人便是被評價為“任是無情也動人”的寶釵姑娘。
歌德:薛寶釵之于賈寶玉的傾慕并非全然是承擔家族利益的需求,也含有一個世事洞明女子之于一個懵懂男子的情有獨鐘。
穆欣欣:他從來不愛這些花兒粉兒的?!笨梢?,寶釵是個不矯情的女孩。寶釵放在現代,也是班長人才,有統領全局的才能,有團結周圍人的親和力,而且會做思想工作。
黛玉行酒令一時無心,說出禁書《牡丹亭》里“良辰美景奈何天”,被寶釵逮個正著。寶釵事后找到黛玉,先是笑說要黛玉跪下受審,后來加上幾句話敲打,黛玉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無心之失。這恰顯露了寶釵的成熟大度,一是她沒有當眾讓黛玉下不來臺;二是寶釵不是得理不饒人的主兒。
劉心武:“金玉良緣絕非賈母本意?!?
馬瑞芳:“薛寶釵最適合從政,她要生在這年頭,至少能做到副部級!”
以薛寶釵為話題800字高中作文
以薛寶釵為話題,800字以上,文體不限,立意自定?!静灰W上隨便拉一篇來!】也可以提示我該寫些什么,列個提綱,寫的好的加送懸賞分給我一片關于薛寶釵的評論。800字。
..復制別人的也可以。不過 不要把百度搜出來的那些幾千字的玩意復制上來。~拜托啦。作者同情她,她也是“薄命司”里“有命無運的人?!弊髡咭操澝浪?,她的才,她的貌,是有目共睹的。她博學多才,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一不曉,各地風土,處世之萬般皆通。就連醫藥之理。寶釵也略知一二。因此寶玉常常為之贊嘆。她的藝術造詣很深,大觀園里是有口皆碑的。詩才敏捷,常常獨占鰲頭,足可與黛玉相媲美。至于她那“比黛玉另具一種嫵媚風流”的容貌神韻也常令寶玉羨慕得發呆。的確,薛寶釵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少女。
但是作者越是渲染和贊美她的才貌,就越能讓人更好地批判她封建品德。但同時,作者并不是把她寫成一個小丑,而是通過對寶釵的批判來達到謫指封建制度的目的,貶中有褒,褒中含貶,但基本持否定態度,我想,這就是作者對薛寶釵的態度。
在《紅樓夢》中,寶釵很少直接宣揚和維護封建禮教,而是通過她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為反映她的真實個性。
在生活中,寶釵并不是像黛玉一樣真情流露,而是常常深隱心機。她表面上“隨分從時”“裝愚守拙”“罕言寡語”,一舉一動顯得“端莊賢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風范。但實際上她期望著“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溫柔敦厚的儀范中掩蓋的是“欲償白帝”的野心。她熟諳世故,誠府極深?!皝砹速Z府這幾年”雖然表面不言不語,安分守已,實則“留心觀察”因此即使是在榮國府這個人事復雜,矛盾交錯的環境里,也生活得左右逢源,如魚得水 。甚至就連那個幾乏忌恨一切的趙姨娘也贊她:“很大方”,“會做人”。
“會做人”的確是薛寶釵的性格特點,這與她“溫柔敦厚”的外露特征相融合,使得她為人人所夸贊。寶釵“會做人”,“不關已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的為人處世原則,讓她凡事不像黛玉一樣用尖酸刻薄的話語指出,而是充聞耳不聞,裝作看不見,只為心里明白也就罷了。這就使得那些平日里做著些見不得人的丑事的封建主子們便 贊她“會做人”。寶釵“會做人”不僅體現在對封建階級最高統治者不露聲色的籠絡,還表現在對處于封建階級下層的被壓迫者的收賣上。賈母給她做生日,要她點戲,她就依著賈母素日的喜好說了一遍。又將賈母喜吃的甜爛之食當做自己喜吃之物說了出來,結果“賈母更加喜歡了”。王夫人逼死金釧兒后,她和襲人扣聽到消息,就連一向奴性很強的襲人也不覺流下淚來,而剝削階級冷酷無情的本質使得她只感到“奇”便急忙撇下襲人,跑來王夫人處來安慰她。把全部罪過都歸之于金釧兒的“糊涂”。她還說:“不過多賞她幾兩銀子發送她,也就盡主仆之情了?!睘榱嘶\絡王夫人--- 她未來的婆婆,寶釵表現得非常大方,表示了她并不忌諱把自己的衣服賞與死去的奴才穿,當即回家拿了幾身衣服來。至于受壓迫的封建階級下層統治者,寶釵為刑岫煙掩蓋當衣度日的事實,來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地位。她還設法拉攏黛玉,為病中的黛玉送去燕窩、糖片。甚至就連趙姨娘這個眾人嫌棄的女人有時也能得到一份寶釵送來的禮物,令她受寵若驚。遇到她在寶玉面前談論仕途經濟,惱了的寶玉當面給她下逐客令,寶釵為求“會做人”的命號,自然不能發火,只能把努力埋在心底,一笑了之,讓襲人對她“會做人”的名聲又多了一份贊嘆。寶釵不僅會做人,而且常常借“做人”的機會來表現自己的才能。史湘云要起詩社,但沒有錢,這時寶釵便趁機要替她設東。寶釵告訴湘云要從自家帶 東西來請大家,但出門叫一個婆子來卻說:“明日飯后請老太太姨娘賞桂花?!薄皶鋈恕钡膶氣O表面上是幫了貧弱孤女的大忙,但實際上卻是給另一段“金玉良緣”一次打擊。她借口請大家,實則是為討好封建統治的大家長。她處處小心,處處為了討好賈母而布置。如此可見“會做人”的寶釵是怎樣“會做人”的了。
寶釵另一個主要性格特點就是虛偽,她雖然說過,對和尚道士所說的“金玉良緣”認為是胡說,又說金鎖沉甸甸的戴著無趣,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寶玉去看生病的寶釵,寶釵拿著他的玉“重新翻過來細看”又“念了兩遍”,再嗔怪丫環鶯兒為何不去倒茶,引出鶯兒笑說“和姑娘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這正好達到此此起寶玉注意的目的。然后再將本來戴著無趣的金鎖從里面的大紅襖上掏將出來。薛寶釵籠著紅麝串招搖過市也是同樣道理。本來她不愛花粉,衣著樸素,最不喜打扮,但金鎖專等玉來配,而紅麝串是元春獨賜予她和寶玉的,都是命定婚姻的征兆,所以以此才能來證明只有她才是得天運命的人堪配寶玉。虛偽而“會做人”的寶釵就是這樣,以“敦厚溫柔”的“淑女”身分為掩蓋,用她深隱的心機暗示和討好賈府的家長們。
不過就其社會會地位和得到在人們心中的好評來說,寶釵“做人”是成功的。就從這點我們或許可以得到一點啟示。在當今紛繁變化的社會中,要想得心應手地周旋其中,恐怕這就要向寶釵學幾手了。不過有得必有失,或許我們會推動我們的真本性。但我想,只要我們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只學習好的一面,或許對我們也是很有幫助的。
對紅樓夢中薛寶釵這個人物的評價
人物評價
書中評價
正冊判詞(釵黛合一)
畫著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詞,道是: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紅樓夢曲-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花名簽
上面畫著一枝芙蓉,題著“風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舊詩,道是:莫怨東風當自嗟。
詩詞
《葬花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葬花詞》: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問菊》: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桃花行》: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
自評
比不得寶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們不過是個草木之人罷了。
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況近.日每覺神思恍惚,病已漸成,醫者更云氣弱血虧,恐致勞怯之癥。你我雖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縱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他評
賈雨村:我這女學生言語舉止另是一樣,不與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
賈母:我這老冤家,是那一世里孽障?偏遇見這么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
林丫頭那孩子倒罷了,只是心重些,所以身子就不大狠結實了。要賭靈性兒,也和寶丫頭不差什么;要賭寬厚待人里頭,卻不濟他寶姐姐有耽待、有盡讓了。
賈寶玉: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帳話,我早和他生分了。
妙玉:你這么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
薛寶釵:更有顰兒這促狹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將市俗的粗話,撮其要,刪其繁,再加潤色比方出來,一句是一句。這“母蝗蟲”三字,把昨兒那些形景都現出來了。虧他想的倒也快。
鳳姐:(林丫頭)是美人燈兒,風吹吹就壞了。
興兒:(林黛玉)面龐身段和三姨不差什么,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這樣的天,還穿夾的,出來風兒一吹就倒了。我們這起沒王法的嘴都悄悄的叫他“多病西施”……自己不敢出氣,是生怕這氣大了,吹倒了姓林的。
評點者評價
涂瀛:人而不為時輩所推,其人可知矣。林黛玉人品才情,為《石頭記》最,物色有在矣。乃不得于姊妹,不得于舅母,并不得于外祖母,所謂曲高和寡者,是耶,非耶?語云:“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其勢然也?!庇谑呛貅煊袼酪?。
薛寶釵善柔,黛玉善剛;薛寶釵用屈,黛玉用直;薛寶釵徇情,黛玉任性;薛寶釵做面子,黛玉絕塵埃;薛寶釵收人心,黛玉信天命,不知其他。
王希廉:黛玉一味癡情,心地褊窄,德固不美,只有文墨之才。(護花主人總評)
黛玉《哭花詞》極嘆紅顏薄命,是黛玉一生因果,與《紅樓夢曲》遙相關照。(第27回)
黛玉之哭只哭得自己,賈寶玉之慟直慟到一家,深淺不同,是兩人分別處關鍵。(第28回)
姚燮:還淚之說甚奇。然天下之情,至不可解處,即還淚亦不足以極其纏綿固結之情也。書中林黛玉,自是可人。淚一日不還,黛玉尚在;淚既枯,黛玉亦物化矣。
神瑛與絳珠,一草一石,所謂木石緣也。人皆重金玉而賤木石,豈天意亦與為轉移耶?(第1回)
黛玉自云近.日少淚,不知無淚之比有淚,其心為更傷,其病為更深。(第49回)
雪芹先生不欲以曖昧之事遭蹋閨房,故于黛玉臨終時標出“身子干凈”四宇,使人默喻其意。黛玉氣斷之時,即薛寶釵婚成之候。新房熱鬧,滿堂合奏笙簫;舊院凄涼,半空亦有音樂。夫笙簫者,生所同也。音樂者,死所獨也。黛玉亦何慊乎釵?。ǖ?8回)
張新之:寫黛玉處處口舌傷人,是極不善處世、極不自愛之一人,致蹈殺機竟不覺。(《紅樓夢讀法》)
周春:黛玉幼居母喪,克盡孝道,其心地極明白者。故其死也,既悲雙親之早世,又憤外婆之炎涼,因而嘔血數升,奄奄垂絕。若專以為相思病,亦不諒其苦心也。此書發于情,止乎禮義,頗得風人之旨。(《紅樓夢約評》)
夢覺主人:林黛玉之仙草臨胎,逆料良緣會合,豈意摧殘蘭蕙,惜乎《摽梅》之嘆猶存。似而不似,恍然若夢,斯情幻之變互矣。(甲辰本卷首)
脂硯齋:黛玉情情。(戚序本第19回)
二玉事,在賈府上下諸人,即看書人、批書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書中常常每每道及,豈具不然,嘆嘆?。仔绫镜?5回)
文學史評價
林黛玉出身于“清貴之家”,由于小時父母鐘愛,比較任性。后因父母早喪,寄居賈府,孤苦伶仃。環境的齷齪勢利,使她“自矜自重,小心戒備”,為保持自己純潔的個性,她始終“孤高自許,目下無塵”,并且常以“比刀子還利害”的語言,揭露周圍不合理的現象,因而被人看作是“刻薄”、“小心眼”。出于她和賈寶玉一致的叛逆性格,她鄙視封建文人的庸俗,詛咒八股功名的虛偽。在賈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刀劍嚴相逼”的生活中,只有自幼耳鬢廝磨的賈寶玉才是她唯一的知己。她和賈寶玉之間的真摯感情,成了她能在這個勢利環境中生活下去的一個重要的精神支柱……在焚稿斷癡情一回中,她一面吐血,一面焚稿,以死向這個黑暗的社會表示最后的反抗。在黛玉身上又使我們看到一種新型婦女的思想意識的萌芽。
林黛玉是一個美麗而才華橫溢的少女。她早年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孤苦伶仃,到賈府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但是她孤高自許,在那人際關系冷漠的封建大家庭里,曲高和寡,只有賈寶玉成為她惟一的知音,遂把希望和生命交付于對賈寶玉的愛情中。她并沒有為了爭取婚姻的成功而屈服于環境,也沒有適應家長的需要去勸告賈寶玉走仕途經濟的道路。她我行我素,用尖刻的話語揭露著丑惡的現實,以高傲的性格與環境對抗,以詩人的才華去抒發對自己命運的悲劇感受。她為保持自己的人格尊嚴和純潔的愛情而付出全部的生命。
其它評價
魯迅:你們看,林妹妹整天愁眉苦臉,哭哭啼啼,小肚雞腸,我可受不了啊……林黛玉雖然美,但那是一種病態美。
王國維:賈母愛薛寶釵之婉嫕而懲黛玉之孤僻,又信金玉之邪說而思壓賈寶玉之??;王夫人固親于薛氏鳳姐以持家之故,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于己也;襲人懲尤二姐、香菱之事,聞黛玉“不是東風壓西風,就是西風壓東風”之語(第八十一回),懼禍之及而自同于鳳姐,亦自然之勢也。賈寶玉之于黛玉,信誓旦旦,而不能言之于最愛之祖母,則普遍之道德使然,況黛玉一女子哉!由此種種原因,而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離,又豈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變故行于其間哉?不過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為之而已。
俞平伯:釵黛雖然并秀,性格卻有顯著不同:如黛玉直而薛寶釵曲,黛玉剛而薛寶釵柔,黛玉熱而薛寶釵冷,黛玉尖銳而薛寶釵圓渾,黛玉天真而薛寶釵世故……一個是封建家庭的孤臣孽子,一個是它的肖子寵兒。作者借了抑揚褒貶進行批判,對于釵黛有所抑揚。其揚黛抑釵,他的意思原是鮮明的。
王蒙:林黛玉是理想、是詩,她本身便是情,是一切電腦沒有,而人類所渴望所難以獲得,所夢寐以求的情。她的鐘情、嫉妒、多疑、糾纏、懼怕,她的病態,表現了許多弱者的內心,表現了許多強者深藏的、潛意識中的不愿人知的那一面內心。
呂啟祥:林黛玉不僅是《紅樓夢》的第一女主人公,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看做整個中國文學史的第一女主人公。她是凝聚著本民族文化的華粹精英……如果說,他把天地間靈秀之氣所鐘的女兒喻之為花,那么,林黛玉就是花的精魂;如果說,他把生活心靈化而流瀉為詩,創造了充滿詩意的真正的藝術,那么他所創造的林黛玉形象最富于詩人氣質,是詩的化身。
林黛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釵之首,西方靈河岸絳珠仙草轉世真身,榮府四千金賈敏與巡鹽御史林如海之獨生女,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姑表妹、戀人、知己,賈府通稱林姑娘。她生得傾城傾國容貌,兼有曠世詩才,是世界文學作品中最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
林黛玉從小聰明清秀,父母對她愛如珍寶。
歲上學,6.7歲母親早亡。外祖母賈母疼愛幺女賈敏,愛屋及烏疼愛黛玉,10歲接到身邊撫養教育,寢食起居,一如嫡孫賈寶玉。與11歲的賈寶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賈母打點,自視地位在三春之上,實則只是近親,因被王夫人的仆人最后一個送宮花而很不愉快。11歲時又死了父親,從此常住賈府,養成了孤標傲世的性格。12歲時,賈元春省親后,林黛玉入住瀟湘館,在大觀園詩社里別號瀟湘妃子,作詩直抒性靈。林黛玉與賈寶玉青春年少,由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慢慢發展成愛情。絳珠還淚的神話賦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詩人氣質,為寶黛愛情注入了奇幻浪漫色彩,同時又定下了悲劇基調。林黛玉與薛寶釵在太虛幻境才女榜上并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爭,思想上的忠叛之爭,婚姻上的金木之爭,又因同屬正邪兩賦的稟性而惺惺相惜。無奈在封建禮教壓迫下,林黛玉受盡“風刀霜劍嚴相逼”之苦,最后于賈寶玉、薛寶釵大婚之夜淚盡而逝。
本文由經典詩詞網發布,不代表經典詩詞網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m.pgi379.cn/shici/113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