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描寫冬天的散文
仿寫朱自清的春,寫冬季的散文
和原文的格式要一樣一切都像剛冬眠的樣子,惶惶然閉上了眼。山枯寂起來了,水縮起來了,太陽的臉黃起來了。
小草默默地向土地里倒下去,衰衰的,枯枯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小叢一小叢滿是的。走著,踩著,跺兩下腳,踢幾下鞋,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呼哧哧的,草軟綿綿的。
楊樹,柳樹,銀杏樹,你不理我,我不理你,都凋落了葉喘氣兒。高的像電線桿,細的像釣魚竿,彎的像蘿卜干。葉子里帶著苦味;睜開眼,樹上依稀還掛著楊葉,柳葉,銀杏葉。樹下成千成百的葉子唉唉的泣著,大小的葉子飄來飄去。葉子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飄在半空里像蝴蝶像舞女,還笑呀唱啊。
“裂肌刺骨西北風”,不錯的,像女巫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著些古樸的泥土的氣息,混著枯草味兒,還有各種葉的香,都在微微干燥的空氣里飄蕩。喜鵲將巢安在光禿禿的水杉樹丫當中,高興起來了,呼妻喚子的扯著嘶啞的歌喉,唱出單調的曲子,跟寒風冷雨應和著。廣場上婦女們的舞曲,這時候也不再激情的響著。
雨是不尋常的,一下就是六七天??烧鎼????,像冰珠,像草籽,像亂絲,簌簌地飄灑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條卻白得發亮,小草也枯得熏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盞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寂寞而蕭索的夜。在鄉下,馬路上,水泥橋邊,有撐著傘急急走著的人,校園里還有晚自習的師生,披著雨披騎著車。他們的身影稀稀疏疏的,在雨里流動著。
天上的鳥兒漸漸沒了,地上的孩子也少了。城里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歸巢似的,一個個都躲起來了。學生們摩擦摩擦手掌,振作振作精神,都在做各科的試卷兒呢?!白羁嘀赵谟诙?,一年到頭兒,有的是忙碌,有的是收獲。
冬天像剛誕生的嬰兒,從頭到腳都是光的,它蟄伏著。
冬天像老大娘,面容枯槁的,嘆著挪著。
冬天像矍鑠的老人,有冰一般的臉孔和鞭子,趕著我們向前去。
朱自清 冬天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鍋”(鋁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煤油不打氣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把鬆t子”太高了,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并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里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又是冬天,記得是陰歷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劃子。S君剛到杭州教書,事先來信說:“我們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蹦峭碓律婧?,現在想起來還像照在身上。本來前一晚是“月當頭”;也許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別吧。那時九點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們一只劃子。有點風,月光照著軟軟的水波;當間那一溜兒反光,像新砑的銀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爾有一兩星燈火。S君口占兩句詩道:“數星燈火認漁村,淡墨輕描遠黛痕?!蔽覀兌疾淮笳f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著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船夫問要不要上凈寺去;是阿彌陀佛生日,那邊蠻熱鬧的。到了寺里,殿上燈燭輝煌,滿是佛婆念佛的聲音,好像醒了一場夢。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還常常通著信,P君聽說轉變了好幾次,前年是在一個特稅局里收特稅了,以后便沒有消息。 在臺州過了一個冬天,一家四口子。臺州是個山城,可以說在一個大谷里。只有一條二里長的大街。別的路上白天簡直不大見人;晚上一片漆黑。偶爾人家窗戶里透出一點燈光,還有走路的拿著的火把;但那是少極了。我們住在山腳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風聲,跟天上一只兩只的鳥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卻好像老在過著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們住在樓上,書房臨著大路;路上有人說話,可以清清楚楚地聽見。但因為走路的人太少了,間或有點說話的聲音,聽起來還只當遠風送來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們是外路人,除上學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著。妻也慣了那寂寞,只和我們爺兒們守著。外邊雖老是冬天,家里卻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并排地挨著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地向著我。似乎臺州空空的,只有我們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們四人。那時是民國十年,妻剛從家里出來,滿自在?,F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卻還老記著她那微笑的影子。 無論怎么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1.文章題目叫“冬天”,而文中卻無一句描寫冬天的語句,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2.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在這篇散文中,作者選取了互不相干的三個場景:父親為孩子夾豆腐,冬夜與朋友泛舟西湖,一家人在臺州過冬。三個場景,都是白描式的簡單勾勒,寥寥幾筆,意味全出。猶如三副淡淡的水墨畫,沒有濃墨重彩,卻散發著淡淡清香,沁人心脾。
細節描寫是這篇散文打動人的原因之一。第一個生活場景通過描寫父親為孩子夾豆腐的場景,抒發了對親情的贊美和留戀。誰的父母沒有給孩子夾過菜,可是有誰像作者觀察得那么仔細。你看,“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在這個細節里,父親顯得那么笨拙又那么可敬,我們從中體會到父親濃濃的愛意。第二個生活場景寫與朋友的交游之樂,君子之交淡如水,好朋友往往都不是如膠似漆的,你看,“我們都不大說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著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多么平和,多么溫馨。第三個場景回憶一家人住在臺州時的情形,其中有甜蜜的愛情,有圣潔的親情,你看母子三人等著“一家之主”時的鏡頭:“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并排地挨著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的向著我?!边@好像一個特寫鏡頭,讓人想起大鳥歸巢時、小鳥張大嘴等著享用美餐的情形,任何一個中年男子讀到這里,總不免會想到家人的牽掛和肩頭的責任。
西方有句諺語說:“上帝存在于細節之中?!笨墒?,我們的眼睛常常不如作家的靈活,我們往往忽略了父母關愛的眼神,往往不注意朋友為自己添加的茶水,但生活中讓我們感動的,往往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小事。當我們老了的時候,能夠想起來的都是這些原以為早該忘記的事情,當初竭力要記住的,差不多已經在記憶中消失。年輕的時候,他們多么重要??!成績、職稱、新聞、謠言……蠶食了我們寶貴的光陰,直到老去,才知道它們都是那么微不足道。而作家的眼睛卻與我們不同,他們能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詩意,能夠在平淡的日子中尋得感動。
散文講究形散神聚,在這篇短文中,三個場景、幾個細節,都靠“情”這個“神”融合在一起。親情、友情和愛情是人間永存的主題,這三種感情使得寒冷的冬天也洋溢著暖意。文章題目叫《冬天》,似乎和主題沒有關系,這個看似隨意的題目卻使得文章更有韻味。也許,只有在冬天——季節的或者人生的冬天,我們才會感到情誼的深摯。在冬天,“無論怎么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這就是情感的力量。
樸素潔凈的文字,暖人心靈的細節,略帶寫憂傷的情懷——這篇短短的散文憑借著這些優點讓讀者感動。如今,社會發展的步伐如此之快,許多人在所謂市場大潮中忙碌得腳不沾地,迷失了自我,忘記了自己脆弱的心里也需要撫慰。在這樣的背景下,這篇短文顯得尤為重要。讓我們略微停一停忙碌的腳步,來發現身邊美麗的故事,讓心間充盈真情的暖流……
朱自清《冬天》全文
求這篇文章,快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鍋”(鋁鍋)白水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豆腐養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
鍋在“洋爐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
“洋爐子”太高了,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并不是吃飯,只是玩兒。
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里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又是冬天,記得是陰歷十一月十六日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劃子。S君剛到杭州教書,事先來信說:“我們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p>
那晚月色真好,現在想起來還像照在身上。本來前一晚上“月當頭”,也許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別吧。那時九點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們一只劃子。有點風,月光照著軟軟的水波,當間那一溜兒反光,像新砑的銀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
山下偶爾有一兩星燈光。S君口占兩句詩道:“數星燈光認漁村,淡墨輕描遠黛痕?!蔽覀兌疾淮笳f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著了。
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還常常通著信,P君聽說轉變了好幾次,前年是在一個特稅局里收稅了,以后便沒有消息。
在臺州過了一個冬天,一家四口子。臺州是個山城,可以說在一個大谷里。只有一條二里長的大街。別的路上白天簡直不見人;晚上一片漆黑,偶爾人家窗戶里透出一點燈光,還有走路的拿著火把,但那是少極了。我們住在山腳下。
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風聲,跟天上一只兩只的鳥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卻好像老在過著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們住在樓上,書房臨著大路;路上有人說話,可以清清楚楚地聽見。
但因為走的人太少了,間或有點說話的聲音,聽起來還只當遠風送來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們是外路人,除上學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著。妻也慣了那寂寞,只和我們爺兒們守著。
外邊雖老是冬天,家里卻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并排地挨著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地向著我。
似乎臺州空空的,只有我們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們四人。那時是民國十年,妻剛從家里出來,滿自在?,F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卻還老記得她那微笑的影子。無論怎么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
擴展資料:
《冬天》賞析:
朱自清的文章《冬天》為我們展示了他兒時在寒冷的冬天里和父親圍坐在屋里吃白水煮豆腐,和友人冬夜泛舟西湖以及在寒冷的臺州與妻子和睦相處的小團圓情景,為我們帶來溫暖如春的感情。
《冬天》是一篇抒情散文,題目叫“冬天”,首先是因為記的都是在冬天里發生的事情,同時又借“冬天”來反襯春天般的溫暖的人情。
《冬天》一文寫了三個冬天的三件事:第一個冬天,父親從“小洋鍋”里夾熱豆腐給孩子們吃,讓“大家暖和些”;
第二個冬天,“我”與摯友月夜共游西湖;第三個冬天,一家四口住在臺州山腳下,一回“我”上街回來,看見妻和兩個孩子并排地在樓下廚房大方窗口挨著,三張臉都帶著天真的微笑,似乎臺州空空,只有一家四人。
結尾寫道:“無論怎么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边@“溫暖”兩字便是這篇散文的“眼”。
三個原各不相關聯的生活片斷,借這個“眼”全聯系起來了。父之憐、友之誼、妻之愛,全都是“溫暖”的。文章能打動人心,可以說全賴于這文眼的安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冬天 (朱自清散文)
本文由經典詩詞網發布,不代表經典詩詞網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m.pgi379.cn/shici/129291.html